友情提示:你也可以使用右側邊欄的自定義搜索 |
Gucci
[中文名稱]:古馳
[英文名稱]:Gucci
[品牌類別]:設計師與奢侈品牌
[國家地區]:意大利
[品牌官網]:www.gucci.com
[產品信息]:點擊進入產品庫
20 世紀 20 年代
1921 年,Guccio Gucci 在家鄉佛羅倫薩創辦了一家經營皮具和小型行李箱的店鋪。 Guccio Gucci 在倫敦瑟佛酒店工作時深受英國貴族優雅審美情趣的影響,其品牌創意的最初靈感便來自倫敦,之后,為了將這種優雅感性與意大利本土的卓越技藝,特別是托斯卡納皮革工藝大師的精湛技藝相結合,他回到了意大利。
20 世紀 30 年代
短短數年之間,品牌就取得巨大成功,在佛羅倫薩度假的國內外大批上流社會顧客紛紛涌向 Gucci 的小店,尋找自己鐘愛的馬術風情提包、箱包、手套、鞋履和皮帶。 Guccio 的許多意大利客戶都是當地騎馬的貴族,為了迎合他們對騎馬裝備的需求,Gucci 設計了獨特的馬銜扣圖案 ——成為品牌的不朽標志,更是其不斷創新的設計美學的成功典范。
20 世紀 40 年代
當時意大利正處于法西斯獨裁統治下的艱難歲月中,來自國外的原材料十分匱乏,面對著這樣的困境,Gucci 開始嘗試使用特殊的材料,如大麻纖維、亞麻和黃麻。工匠最妙不可言的創新之一是用經拋光處理的竹子作為手柄的竹節包,其側邊彎曲的設計靈感則來自馬鞍的形狀。 “竹節包”是 Gucci 眾多標志性產品中首批推出的精妙作品之一,體現了“需求是發明之母”的至理真言。 這款具有磨光手柄的手袋備受皇室人員和社會名流青睞,至今仍深受人們愛戴。
20 世紀 50 年代
20 世紀 50 年代, Gucci 再次從傳統馬鞍帶獲得靈感,設計出綠-紅-綠條紋織帶標識。 該設計立即獲得成功,并成為 Gucci 品牌最廣為人知的標志之一。隨著米蘭和紐約專賣店的開業,Gucci 開始建立起享譽全球的時尚奢侈品牌形象。
1953 年,Guccio Gucci 去世,他的兒子 Aldo、Vasco、Ugo 和 Rodolfo 接管了公司業務。
20 世紀 60 年代
憑借著不朽的設計,Gucci 產品迅速走紅,并深受國際知名影星和上流社會優雅人士的青睞。 杰奎琳?肯尼迪曾背過的 Gucci 肩背包,正是如今著名的 Jackie O;伊麗莎白?泰勒、彼得?塞勒斯和塞繆爾?貝克特都曾經背過那款休閑中性Hobo Bag; 帶馬銜扣配飾的 Gucci 經典輕便鞋如今已成為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時裝學院的永久收藏。 此外,Gucci 還應摩納哥王妃格蕾絲?凱麗的個人委托,為她量身打造了如今享譽全球的 Flora 印花真絲絲巾。
60 年代中期,Gucci 推出了極具傳奇色彩的雙 G 互扣標識,創造了又一個別致的 Gucci 時尚視覺標志。
隨著倫敦、棕櫚灘、巴黎和貝佛利山專賣店的開業,Gucci 全球擴張的步伐在不斷前進。
20 世紀 70 年代
Gucci 繼續推動全球業務的擴展,并根據 Aldo 的提議開始進軍遠東市場。 東京和香港專賣店相繼開業。 公司首次推出成衣系列,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印有 GG 圖案的襯衫及帶有 GG 鈕扣的毛皮鑲邊外套。
品牌以大膽創新與意大利傳奇工藝品質的獨特結合而聞名。 Gucci 的標識推陳翻新,采用了新的款式及顏色,同時推出了絨面印制的 GG 標志,并采用更豪華的材料,帶有純銀蛇頭鈕扣的小鱷魚皮外套正是這種奢華品質的體現。
1977 年,貝弗利山旗艦店重新翻修,新建了一所 Gucci 私人藝廊,專供像麗塔.海華斯或邁克爾?凱恩這樣的高級貴賓鑒賞價值 1 萬美元、以黃金和鉆石鏈裝飾的皮包,以及淺色狐皮床品等。
20 世紀 80 年代
1981 年,Gucci 在佛羅倫薩舉辦了首次時裝秀。
1982 年,Gucci 成為上市有限公司,由 Rodolfo 的兒子 Maurizio Gucci 接管,他擁有公司 50% 的股權。 1987 年,巴林的一家投資公司 Investcorp 開始收購 Gucci,最終于 90 年代初收購了 Gucci 的所有股權。
20 世紀 90 年代
Gucci 通過將傳統與創新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完美融合,再次贏得全球追捧。 1994 年,Tom Ford 出任 Gucci 創作總監,為這一奢侈品品牌注入大膽、刺激的全新感覺,在社會名流和時尚人士中引起強烈共鳴。 Gucci 的細高跟女鞋和搭配金屬配飾細節的真絲鏤空裙裝成為體現 Ford 獨特視角的經典之作。
1995 年,Domenico De Sole 出任 CEO,而 Gucci 也成功地轉型為完全的上市 公司。憑借其經濟及財務業績、戰略眼光和管理質量獲得了歐洲企業新聞聯盟授予的“1998 歐洲年度公司”的稱號。 1999 年,Gucci 與結成戰略聯盟,從一家單一 品牌公司轉變為多品牌奢侈品集團。
21 世紀
Gucci 在全球范圍內獲得了驚人的成功,并獲得全球最夢寐以求的奢侈品牌稱號(Nielsen 公司,2007 年)。 2006 年,前配飾創作總監 Frida Giannini 被任命為全權創作總監。 通過對 Gucci豐厚的傳統積累和無可匹敵的工藝的進一步探索,Giannini 為 Gucci 創造了將過去和現在、歷史與潮流相融合的獨特理念。 在 Giannini 對公司傳統的進一步創新推動下,公司的標志性產品,Flora、La Pelle Guccissima、New Jackie 及 New Bamboo 等經過重新詮釋,演繹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風貌。
2005 年,公司開始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UNICEF) 的合作,并在之后每一年都吸引了大量關注。 Gucci 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合作是公司的一個主要項目,與公司品牌的全球影響力完美契合。已有400 萬名兒童通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Schools for Africa」非洲助學計劃得到Gucci的資助。
2009 年,Patrizio di Marco 接替 Mark Lee 擔任 Gucci 行政總裁。 在他的領導下,這個傳奇的意大利品牌在不斷彰顯其特有的歷史傳承和永恒價值的同時,也融入了時尚而理想的風格。
21世紀10年代
Gucci繼續鞏固其經歷90年發展的獨特卓越、高檔品質、意大利制造、意大利巧手工藝和時裝界領導地位等品牌價值基礎,令品牌贏得卓越聲譽。而令Gucci脫穎而出的是其在品牌定位中的獨特結合,即現代揉合傳統、創新設計配合精致工藝,以及潮流先驅融合成熟精致。在2010年代開始之際,公司佛羅倫斯工作坊啟動了兩個相關項目,體現了Gucci品牌及員工核心理念的相互尊重和關懷:一個是在全球范圍推行的環保項目,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另一個是推出Gucci的首個童裝系列,進一步彰顯了品牌『意大利制造』所代表卓越質量和品牌聲望。
Gucci 經典元素
Flora
廣受愛戴的Gucci圖案—— Flora的絢麗誕生,全因一次特別的定制委托。1966年,摩納哥王子雷尼爾與王妃格蕾絲凱莉攜手光臨Gucci米蘭店,二人選購了一個綠色的Bamboo手提包后,Rodolfo Gucci堅持請格蕾絲凱莉王妃挑選一份禮物。盛情難卻,王妃最終決定要一條圍巾。而此刻,Rodolfo卻感到有點難為情,他意識到Gucci缺乏了一個足以襯托這位高貴客人的獨特設計。他立即聯絡著名繪畫師Vittorio Accornero,請他設計一條最美麗的花卉圖案圍巾。翌日,Accornero帶來了他的畫作,這就是“Flora”—— 一幅色彩繽紛的花卉圖像,而它注定會在之后的日子里綻放無比璀璨的動人光芒。
Flora讓歐洲女士愛慕不已,由于對它的一往情深,她們甚至把Flora圍巾傳給女兒。摩納哥公主卡羅琳就是其中之一,她在十多歲時就穿上了“母親”圍巾圖案的襯衣;另一位就是Frida Giannini,她的母親自幼便愛上了Flora圖案。重拾此種感覺,Giannini于2005年夏季在帆布袋上再現了Flora圖案,復興的Flora,需求勢不可擋。不同大小、配色及抽象化的Flora亦出現于2006年夏季40/70年代風格的印花連身裙、首飾及晚裝包上。這些設計均風靡一時,成為這個Gucci標志性圖案,在亮相40年后依然魅力吸引的證據。
GG
Guccio Gucci的首字母縮寫標識最早出現于60年代初期,當時以單G或雙G的形式出現,作為坐落在佛羅倫薩Via delle Caldaie大街歷史悠久的Gucci工廠所設計生產的手袋的方形袢扣。不久后,GG演變成鉆石紋圖案,被織入最暢銷的棉質帆布旅行袋,GG這個首字母縮寫標識伴隨著明星大腕、社會名流頻頻亮相,很快便令Gucci品牌蜚聲全球。
歷經了無數次的設計與重新詮釋,經典的GG標識不斷推陳出新,最終演變成為具有抽象風格、字樣相互翻轉環抱的圓環樣式。新GG標識采用金銀兩色,具有百搭個性,時而烙入奢華天鵝絨中,時而成為皮革表面的浮花,時而壓印在小山羊皮上,時而印染在絲綢上,時而又織入提花布中,甚至可以鑲拼在瑰麗的鱷魚皮和蜥蜴皮上。
GG標識不單成為一種跨越時代和文化的身份象征,同時在國際間已成為魅力、鐘愛和時代感的代名詞。
馬銜扣 (horsebit)
馬銜扣設計最早出現于50年代,用于深棕色的騎縫線皮包。自此,馬銜扣設計被用于大小各異的金屬配件;它被印壓在小山羊皮革和天鵝絨表面,盡顯奢華氣質;或成為絲織品上的重復圖案;亦被雕刻成珍貴珠寶的構件。
而Gucci平底鞋能夠成為經典設計,馬銜扣同樣功不可沒。1953年,質地柔軟、穿著舒適的Gucci棕色/黑色男式軟底鞋首次采用馬銜扣作為裝飾元素。眾多好萊塢知名男星都曾穿過這款軟底鞋,其中包括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John Wayne以及Fred Astaire。1968年,Gucci推出相應的女款軟底鞋,為干練的女性提供舒適的豪華穿著享受。1980年,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將這款男鞋定為時尚經典,永久收藏。
傳承馬銜扣的設計經典,Frida Giannini賦予馬銜扣嶄新的現代設計,以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演繹在各種穿戴方式之上。她借鑒了1969-1970年肩背包和絲綢女襯衫上紅藍相間的互扣形圖案,加以修改,或縮小印在飄逸的長裙上,或夸張放大印在旅行包和腰帶上,令這一最具潮流感的馬銜扣設計可以代代相傳。
竹節(bamboo)
1947年, 竹節包誕生于佛羅倫薩的Gucci設計室,當時由于戰爭的原因造成原料匱乏,設計工匠傾盡創造才能終于設計出這款別致又符合Gucci奢華品質的產品。從日本進口的竹節,經過火烤加熱,使其軟化,彎曲成一個獨特的“u”的形狀。竹節通過四個金屬環串聯后與包身連接(現場打造時盡可能減少稀有商品的用量),造就出設計史上經典的竹節手柄。
幾十年來,竹節設計早已超越原先的實用主義的初衷,為不同年代的新款包袋所采用,并逐漸晉升為Gucci的標志性設計。由竹節演化的圖案被廣泛應用于雨傘的手柄、頭巾、表帶、珠寶等許多產品之上,甚至巧妙的雕刻成金色細高跟鞋的鞋跟。如今,品牌創作總監Frida Giannini,將品牌經典的竹節包注入她強烈的現代設計靈感,重新演繹成為“New Bamboo”。
正如馬銜扣、綠紅綠織帶,鉆石紋圖案,花卉圖案以及GG標識——竹節已成為品牌經典傳承的一部分,展現了凝結著智慧的經典設計,雖歷經歲月蹉跎卻光彩依舊的生命力。
菱形圖案織布(diamante)
源自Gucci 品牌經典核心的鉆石紋帆布,是Gucci 珍貴的歷史傳承中最為卓越的一項面料設計。獨具特色的十字交錯紋路,于淺褐色的底色上凸顯相互連結的深褐色鉆石形小花紋,成為佛羅倫斯名品的標志圖印。
鉆石紋圖案最早創于30年代中期,最初被織在粗麻纖維上制成旅行箱,是為了應對二次大戰前皮革物料短缺而產生的創意。這個十字交錯的圖案也是著名的GG標識的原型,時至今日,它依然是Gucci最具代表性的標識之一。
鉆石紋帆布在50年代獲得廣泛采用, 后來淡出品牌設計,直至創作總監Frida Giannini再次從Gucci數據庫找到塵封的瑰寶。這個優雅且精細的設計被運用于Gucci的限量系列中,包括手袋,鞋子,和小皮件等,充分展現了 Gucci令人欽羨的設計精髓以及品牌獨有的時代感。
標志織帶(web)
織帶標識的綠紅綠條紋源自品牌和馬術運動之間的深厚淵源,其靈感最早來自于將馬鞍固定在馬背上的帆布織帶。從托斯卡納到全球奢侈品市場,織帶所特有的條紋設計自50年代面世后便迅速成為眾多見多識廣人士的標記。
在Gucci悠久的品牌歷史中,織帶的寬條紋已成為全球熟知的品牌標識,出現在眾多的Gucci產品中,成為最耀眼的裝飾。它不僅出現在“Jackie O”手袋正面中間的位置,還被應用于休閑拎包的背帶,以及Gucci平底休閑鞋馬銜扣下方的裝飾。
直至今天,在Frida Giannini的創作指引下,織帶的條紋被演繹出各種對比顏色、材質和尺寸,貫穿于Gucci各個系列中,將品牌過去的經典設計和現今的馬術運動美學直觀生動地銜連接起來。
jackie 手袋
上世紀50年代后期,以圓形輪廓和別致的推入式鎖扣裝飾問世的“Jackie O”手袋,是品牌被迅速認可的經典款式。當年,隨著前美國第一夫人Jacqueline Kennedy Onassis在Doubleday擔任編輯顧問時挽著這款手袋的照片頻頻出現,品牌決定以她的名字命名這個款式。Gucci這一經典款式手袋成為陪伴她一生的鐘愛,并且成為追求實用與經典相結合的職業女性所推崇的完美配飾。
多年以后,Gucci創作總監Frida Giannini為這個兼具實用和設計感的經典款式賦予創新的美感。將她具有強烈個人現代感的魅力融入新設計中,重新命名為“New Jackie”。現有的特大號款式,全新的結構引人矚目,同時亦充分展現Gucci的經典傳承以及精湛工藝。New Jackie手袋于意大利制造,每一個均需最少七小時,最多十三小時﹝視乎皮革種類﹞的手工縫制。
New Jackie采用皮革長流蘇襯以竹節裝飾,并且使用各種皮料,例如鱷魚皮、蟒蛇皮、鴕鳥皮及極柔軟的紐西蘭小牛皮。受到馬術特征的影響,馬鞍縫制工藝被成功地運用于New Jackie的制作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