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a Luisa既是一家精品買手店的店名,又是一個高街時裝品牌,同時它也是巴黎高級時裝女王Maria Luisa的芳名。2014年春Maria Lusia在上海新天地開設其中國首間買手店。目前經營著四五十個設計師品牌,核心的有christopher Kane, Erdem, Manish Arora, Jonathon Saunders, Raf Simons, Nicholas Kirkwood, Nina Ricci, Cedric charier, Nicholas Andreas Taralis, Ami, Carven, Roland Mouret, Linda Farrow等。
觀潮網于近日在其新天地買手店對話Maria Luisa藝術總監Robin Schulié 。采訪當日,Robin正忙碌著給店內的陳列做調整。“我會在上海呆幾個禮拜,接下來就要投入到早秋系列的工作中”。我們的對話始于Maria Luisa的店鋪設計。它由法國平面設計師Emmanuel Bossuet 設計并由中國建筑師李大欣打造。“黑白紋地磚及金色點綴讓陳列于其中的風格強烈且多樣的時裝更為協調。”“店鋪設計本身沒有特別融入中國元素,但新天地的街道和建筑的感覺很中國也很古樸,它能和現代的時裝品牌呈現強烈的反差。”
時裝本身才是Maria Luisa的根本
作為最早在巴黎開設的精品買手店,Maria Luisa大膽引入當時有潛力的年輕設計師的作品,這其中包括后來Dior的John Galliano、Givenchy的Alexander McQeen,還有Hermès的Martin Margiela。正是憑借其獨到的眼光和品位,Maria Luisa始終立身于潮流前端。
從一名Maria Luisa的客戶,到成為跟隨Maria Luisa多年的工作伙伴,Robin坦言Maria Luisa是一位十分務實的時裝人。“我們并非像10 corso como 般定位于生活方式店鋪,也不是概念店,我們專注于時裝,提倡自由并能展現個性的時尚理念。”
Maria Luisa為中國市場提供多樣化的選擇
“法國姑娘總是穿著黑色,不愛打扮,這讓人乏味,而中國時尚人士則更加多樣化。”當我們詢問在他眼里中國市場有什么特別時,Robin如是說。“正是如此多樣化的需求,才使得我們需要更多的買手店,來展現設計師時裝的不同面,而不是令人乏味的統一形象, Maria Luisa不懼怕來自Joyce, 連卡佛,10 corso como的競爭,當然我們也會根據店鋪選址不同,對陳列的品牌作出相應的調整,使每家分店更具獨特性。”
即將于今年10月在北京開設新店的Maria Luisa,在中國的擴張手筆不小。當被問及是否有考慮和中國設計師合作的計劃時,Robin回答說Maria Luisa不會以設計師的出生國家為標準來衡量,國際化的設計理念是設計產品的核心。他相信不久的將來,會看到更多的更成熟的新晉設計作品適合Maria Luisa。
最后不得不提Maria Luisa Collection系列。這是一個典型的從渠道商往上游發展開發自有品牌的例子。目前Maria Luisa Collection 在上海恒隆及IAMP設有專賣店。這個價格適中,款式獨特的設計也是Maria Luisa Poumaillou本人時尚態度與風格的真實寫照。印花與色彩配合簡潔的款式,并不刻意地追求潮流與趨勢,是可成為體現風格并能夠歷久彌新的都市女性衣櫥必備。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