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至6月21日,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將榮譽推出美國藝術家布魯斯·諾曼(Bruce Nauman)闊別法國15年后的首場大型個展。藝術家在近期作品中挑選出從未在法國展出的作品,并集結早期裝置作品共同展出。在諾曼的整個藝術生涯中,他曾不倦以探諸多的創作媒介與素材,此次展覽恰恰將其探索成就進行了一次較為完整的集中展示。
諾曼習慣讓自己的作品與其所處的空間與環境找到某種鏈結或共鳴,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加強了觀者的感官與情感體驗,他的這種風格同樣貫穿于此次展覽。展出作品與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的建筑本身互為呼應,基金會大樓一樓透明展覽場地與地下封閉空間之間的鮮明對比也由此顯得更加生動。
美國藝術家布魯斯·諾曼(Bruce Nauman)于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舉辦個展
布魯斯·諾曼是當今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在過去五十年間,他不斷探索身體、語言及表演藝術,創作出大批開創先河的重要作品。諾曼經常被視為概念派藝術家或極簡主義藝術家——他本人拒絕這種標簽式的分類——自藝術生涯之初他便開始探索豐富多樣的創作媒介。
布魯斯·諾曼出生于1941年的印第安納州韋恩堡,在威斯康辛大學學習數學和物理,于1966年在加利福尼亞大學獲藝術碩士學位。而后,他放下畫筆,轉而投入雕塑、表演、裝飾和錄像創作。他的工作室直到70年代末為止一直設在加利福尼亞州,后來遷至新墨西哥州并在那里定居至今。1966年,他的首場畫廊展覽在洛杉磯舉行,兩年后再次亮相紐約的Leo castelli畫廊。1972年至1973年,洛杉磯藝術博物館與紐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聯合為他舉辦了首場回顧展。
布魯斯·諾曼的多媒體裝置、聲音和錄像作品及雕塑首次亮相法國
此后,世界各地的重要藝術機構陸續為諾曼舉辦大型個展和回顧展,其中包括巴黎市立現代藝術博物館、倫敦白教堂美術館和巴塞爾美術館(1986年至1987年)。赫希宏美術館還與沃克藝術中心和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聯合策劃巡回展覽,先后亮相馬德里、洛杉磯和慕尼黑(1993年至1995年)。巴黎蓬皮杜中心、沃爾夫斯堡藝術博物館、倫敦海沃美術館和赫爾辛基奇亞斯瑪當代藝術館也接連展出他歷年來完成的電影、錄像、霓虹燈雕塑和裝置作品(1997年至1998年)。2004年,他受泰特現代美術館之邀,為“渦輪大廳”創作了大型聲音雕塑作品“原材料”(Raw Materials)。2009年,他代表美國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并榮獲最佳國家館金熊獎。1976年,布魯斯·諾曼的首場個人展覽在紐約Sperone Westwater畫廊舉辦,此后他的新作亦經常在此展出。
布魯斯·諾曼的最新作品“鉛筆電梯/羅杰先生”(Pencil Lift/Mr. Rogers)
此次在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所展出的這一系列多媒體裝置、聲音和錄像作品及雕塑首次亮相法國,全方位呈現布魯斯·諾曼豐富多樣的藝術創作世界。他玩味著透明與非物質的概念——除去三件攝人心魄的最新力作,一層展區空無一物。 在室外花園中, 聲音作品“致初學者”(For Beginners)(經設定的鋼琴)(2010年), 邀請觀眾欣賞音樂家泰瑞·艾倫(Terry Allen)所演奏的鋼琴樂曲。樂曲根據諾曼的設定而創作,該裝置直接操控音樂家的雙手在鋼琴上演奏。布魯斯·諾曼的最新作品“鉛筆電梯/羅杰先生”(Pencil Lift/Mr. Rogers)(2013年)在大展廳內與公眾見面,以極其夸張的比例在超大型LED顯示屏上播放,以此渲染圖像的浮動感。“鉛筆電梯/羅杰先生”延續了他在前作中對雙手和身體的探索,將簡單的動作——藝術家工作室內玩弄手指和鉛筆的行為——轉化為刻意模糊的信號和視覺幻象,不停地在緊張與平衡之間切換。在相鄰展廳中,觀眾將聆聽到諾曼不厭其煩地反復呢喃——“為了孩子”(For Children)。“為了孩子”(2009年)這件充滿冥思意味的作品形式簡約卻富有深意,將玩耍、教育、挑戰精神及身體極限等主題復雜地加以結合。藝術家為了此次展覽特別對“為了孩子”作了微調,首次以英文和法文雙語呈現。
布魯斯·諾曼大型錄像裝置作品“人類/社會(蘭德面對攝影機)”(Anthro/Socio (Rinde Facing Camera))
地下展廳將陳列三件多媒體雕塑作品,呈現與上述作品所不同的視覺元素和內心體驗。在大型錄像裝置作品“人類/社會(蘭德面對攝影機)”(Anthro/Socio (Rinde Facing Camera))(1991年)中,人類面孔首次出現。這張面孔在6塊顯示屏和3塊投影屏上反復出現,令在正面觀看的觀眾參與其中。表演藝術家及專業歌手蘭德·埃克特(Rinde Eckert)不斷地大聲吟唱一組字句(例如“喂養我/吃掉我/人類學”),令觀眾感受與人溝通的內在欲望。 這件作品的對面矗立著雕塑作品“旋轉木馬”(不銹鋼版)(Carousel - Stainless steel version)(1988年),鹿和灰鼠的殘肢被懸于脖頸之側并緩緩旋轉,宛如一座旋轉木馬。其中一部分在地面上拖曳刮蹭, 產生令人不安的噪音。最后一件“無題”(Untitled)(1970年-2009年)是布魯斯·諾曼最初為1970年東京雙年展創作的表演錄像裝置作品,2009年因威尼斯雙年展而經過藝術家的修改。兩位舞者根據藝術家預先設定的指示,在地毯上沿順時針方向滾動,直至精疲力竭。作品帶來對時間流逝的深刻體驗,也令人想起藝術家的早期作品:他通過記錄自身在空間中的運動軌跡而繪制工作室地圖。
布魯斯·諾曼表演錄像裝置作品“無題”(Untitled)
在本次專為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而籌劃的展覽中,觀眾將有幸欣賞到布魯斯·諾曼過去二十年來最重要的一系列作品。除了藝術家的抽象錄像和聲音作品之外,本次展覽還特別聚焦其不為人熟知的創作領域,展現藝術家在人聲、身體方面的探索,呈現其富含精神及環境意義的大型裝置作品。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