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8日, 在上海文化創意產業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老年基金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協會、上海市老年基金會、上海服裝行業協會、上海教育電視臺的支持下,以“尋找銀色光彩”為主題,2015第二屆上海中高齡時尚服飾國際會議暨“銀色時尚沙龍”揭牌儀式,以及2015中高齡國際時尚服飾展示在時尚之都上海系列活動,分別于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上海環球港隆重舉行。
本屆系列活動由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主辦,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時尚設計學院、上海中高齡時尚服飾研究中心承辦,上海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上海月星集團、東華大學興順福中老年服裝研發設計中心協辦。
2014:引領“長者時尚”,搭建“需學研產”平臺
“上海中高齡時尚服飾研究中心” 順應中國老齡化社會對于老齡服務事業及產業的需要而誕生,于2014年9月在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正式掛牌并舉辦了系列活動。旨在整合海內外行業機構和時尚教育優秀資源,以中高齡服飾研究為契機,倡導社會各界關注并服務于我國的中高齡服飾產業。努力實踐“長者時尚”教育和研究,搭建發展中高齡時尚服飾文化的“需學研產”平臺。
“上海中高齡時尚服飾研究中心”的成立以及各項活動的順利舉行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新民晚報》、《文匯報》、《服裝時報》、《外灘畫報》、《星尚》頻道、上海教育電視臺、時尚中國、上海熱線、騰訊大申網等知名媒體對該中心系列活動作了專題報道。 “上海中高齡時尚服飾研究中心”2014系列活動取得了初步成效。
2015:建設五大銀色平臺,致敬銀發長者
繼“尋找銀色光彩”—— 2014中高齡國際時尚服飾秀、“尋找銀色光彩”——2014首屆中高齡時尚服飾國際論壇的舉行與《尋找銀色光彩——2014中高齡時尚服飾研究》一書的出版發行之后,2015年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下,上海中高齡時尚服飾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了上海“銀色時尚沙龍”并推出了 以“尋找銀色光彩”為主題的2015第二屆上海中高齡時尚服飾國際會議、2015中高齡國際時尚服飾秀展示等系列活動。
2015上海中高齡時尚服飾研究中心的工作亮點是“建設銀色平臺 ,致敬銀發長者”。2015年,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上海中高齡時尚服飾研究中心經調研和思考,制定了建設“銀色時尚論壇、銀色時尚教育、銀色時尚走廊、銀色時尚沙龍、銀色時尚網站”五大平臺的工作目標。
“銀色時尚論壇”為針對中高齡群體消費心理與著裝需求而開設的學術前沿探索平臺。論壇深入探討中高齡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著裝時尚型、著裝的舒適性、著裝的安全健康要求、消費市場等內容,從而為企業的產品研發提供理論指導與理論基礎。
“銀色時尚教育”是針對中高齡群體的高校教育平臺。該平臺以對老年人的人文關懷為宗旨,將高校的學生思想教育與專業知識教育相融,使學生懷著關愛老年人的理念,以知識服務于這一群體。
“銀色時尚走廊”為長者時尚設計作品研發展示平臺,同時也是與企業的對接合作平臺。銀色時尚走廊通過作品發布,推出時尚、舒適、功能性的長者服飾。藉此引起企業與市場對于銀發產業的關注,同時促進產業對中高齡服飾市場的開發。
“銀色時尚沙龍”將以具有長者風尚典范的高修養、高素質專家團體為藝術指導,旨在引領中高齡群體舒適、時尚、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充分展現“長者風尚”的學習交流平臺。
“銀色時尚網站”為銀色時尚生活線上信息發布平臺,同時是銀色時尚生活的推廣平臺。
由上海中高齡時尚服飾研究中心立項的“上海中高齡時尚服飾產學研協同研發平臺的建設”項目,已經成功申請到2015“上海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財政扶持資金”。這表明政府與社會對于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上海中高齡時尚服飾研究中心”工作的肯定與支持。 “上海中高齡時尚服飾研究中心將以“五個銀色”建設為目標,積極實踐“引領中高齡人群舒適、時尚、健康、安全生活”的各項工作。
亮點一
銀色時尚論壇 推動長者時尚研究
2015第二屆中高齡時尚服飾國際論壇引領銀色風尚
作為“時尚之都”的上海是我國迄今為止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城市,老年人口比例始終高于全國平均水平8%~10%。我國擁有如此龐大的中高齡群體,為形成巨大的老年消費市場奠定了基礎,“銀發”市場潛力巨大。據國家統計局和全國老齡委的調查統計,目前我國老年人消費能力每年達到4000億元,其中34%的消費目的為服飾穿著。然而與這一群體巨大消費需求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高品質、高品位長者服飾產品的匱乏,這也凸現出教育的缺位、研發的不足與產業的滯后。
“銀色時尚論壇”自2014年啟動。“尋找銀色光彩”——2014首屆中高齡時尚服飾國際論壇圍繞中高齡服飾文化與市場、中高齡人群體型和心理、中高齡服飾功能及舒適性以及中高齡服飾設計等角度展開學術探討。并出版針對中高齡人群的生活方式、生活形態、心理特征、生理特點而編寫的研究專著《尋找銀色光彩——2014中高齡時尚服飾研究》。從而邁出了長者時尚研究的第一步。
2015 年“銀色時尚論壇”推出“尋找銀色光彩”——2015第二屆中高齡時尚服飾國際論壇將于10月19日在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圖文信息中心舉行。本屆論壇將與社會熱點、科技前沿同步,關注e+時代下中高齡群體著裝的功能性、舒適性、智能化、時尚設計與社會發展趨勢。同時出版學術研究專著《尋找銀色光彩——2015 中高齡時尚服飾研究》,繼續推動長者時尚的學術研究。
《尋找銀色光彩——2015 中高齡時尚服飾研究》一書共分為中高齡服飾智能化研究、中高齡服飾藝術設計研究、中高齡服飾功能性研究、中高齡服飾消費行為研究四大專題。內容涵蓋可穿戴設備與中高齡服飾研究、智能技術與中高齡服飾研究、中高齡服飾的安全性研究、中高齡服飾的康復性研究、中高齡服飾的保暖舒適性研究、中高齡服飾著裝舒適性的版型設計研究、中高齡服飾與傳統元素的融合設計、中高齡服飾的時尚設計研究、中高齡群體的消費心理與行為研究、中高齡群體的情感需求研究、中高齡群體的服裝市場研究等。
今年的論壇及成果深化了去年的思考,除關注長者消費特征與長者服飾的時尚性與工程設計外,更加關注e+與互聯網+社會大背景下長者服飾的功能性、智能化、安全保健性與未來的發展趨勢。國內外專家以現代科技作為新的思考點,將高科技的內涵注入未來老齡人群時尚服飾產品的設計,嘗試讓現代科技的成果服務于老齡人群。
論壇征稿得到東華大學、東華大學功能防護服裝研究中心、東華大學現代服裝設計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蘇州大學、江南大學、江南大學生態紡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服裝學院、漢族服飾文化與數字創新實驗室、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慧工作室、上海派吉姆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日本株式會社MODELLISTA、日本人性化時尚協會、瑞典布羅斯大學紡織學院、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韓國祥明大學、韓國成均館大學、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美國伍德伯里大學、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歐洲設計學院、日本文化服裝學園、法國里昂第二工業大學、法國ESMOND設計學院等海內外院校及企業的積極參與。
——附頁信息——
演講嘉賓及演講主題如下:
√意大利歐洲設計學院Leo Giovacchini:新千禧年的流行:中高齡服飾研究
√瑞典布羅斯大學 Rickard Lindqvist: 中高齡人體的動力學服裝結構設計研究
√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 Anna Maria Sadkowska:中高齡男性與時尚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陳瑩:論可穿戴設備在中老年服飾中的應用與推廣
√上海視覺學院袁仄:銀色的“朝陽”產業
√蘇州大學尚笑梅:中高齡功能服裝現狀及發展趨勢
√東華大學 李敏:上海地區針織塑身內衣市場現狀及其面向中高齡消費者的思考
√ 美國 明尼蘇達大學 MarilynJ. Bruin:老齡化的嬰兒潮一代需求研究
√美國加州伍德伯里大學Kathryn Hagen:中國中高齡女性的海外旅行著裝研究
√韓國祥明大學Haesook Kwon:韓國中高齡女性生活方式研究
√日本文化服裝學院 高村是州:中高齡時尚分析
√日本株式會社Modellista 巖佐正樹 :關于老年人的服飾消費行為——針織商品的多樣性
√日本人性化時尚協會 森秀男:支持中高齡消費者享受時尚健康生活的人性化時尚營銷研究
√法國ESMOND設計學院熊有雯:堅守品質水準,創新時尚前沿
√東華大學 朱達輝:老年防摔功能服裝設計分析研究
√東華大學 何清遠:基于“無障礙”理念的老年服裝功能設計
亮點二
銀色時尚教育 以知識服務于長者
建立學生中高齡時尚服飾研究工作室、教學實踐齊頭并進
“中高齡時尚服飾研究中心”作為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的一個研究機構,依靠項目研究,提升本校師資團隊科研能力;依靠項目中的學科交叉,帶動學科體系的創新構建;依靠項目成果,進一步提升專業、學科的整體水平。并注重中高齡服飾的深層研究與教學相融合。
在中高齡時尚服飾教育中,將大學生對長者的人文關懷與關愛教育放在首位。教育學生樹立敬老、愛老、服務長者群體的觀念,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015年,上海中高齡時尚服飾研究中心成立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中高齡時尚服飾研究工作室”。由教師引導年輕學生參與長者群體的市場調研、長者群體的消費心理分析、長者服飾的設計研究以及與長者時尚研究相關的系列活動。90后的年輕學生在中高齡時尚服飾研究工作室的工作、研究與活動中,以極大的熱情積極參與。或奔向長者進行問卷調研、訪談調研;或投入的為父母輩、祖父母輩或幾十年后的自己設計服裝。這種樂于服務于長者群體的態度與行動,正是銀色時尚教育所期盼的。
如果引導學生關愛長者、服務長者可看作“傳道”,那引導學生掌握服務于長者的知識則可稱為“授業”。2014年邵家瑜老師的《服裝品牌企劃》課程導入了中高齡時尚服飾品牌建設的理念。課程以“三十年后說你好”為主題,模擬項目制的工作形式,創立服飾品牌,為三十年后的自己進行設計。課程要求學生將市場調研作為依據,以設計師和品牌商的角度創立中高齡服飾品牌,從體型、款式、面料、版型、功能、舒適性等多角度展開分析研究及設計。
2015年9月上海中高齡時尚服飾研究中心邀請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事業獎和美國宇航局成就獎章獲得者明尼蘇達大學Lucy E.Dunne博士為時尚設計學院的學生做主題為“面向未來的設計——可穿戴服裝”的專題報告。主要向學生講解服裝的著裝舒適性、可穿戴技術以及服裝的新型功能。Lucy E.Dunne博士將服裝領域最前沿的知識與相關研究帶給我們的學生,開闊了學生中高齡時尚服飾設計的視野。學生在專題報告啟示下,結合服裝設計專業知識,在張潔等專業教師的指導下,開展中高齡智能服裝的系列設計,最終的設計作品參與“尋找銀色光彩”——2015中高齡時尚服飾展示。
人類步入老齡是必然,讓全社會和年輕人共同參與這項研究,是教育工作者的榮耀與職責,也是銀色時尚教育的責任。
亮點三
銀色時尚走廊 研發時尚、舒適、功能的長者服飾
“尋找銀色光彩”——2015中高齡時尚服飾展
中外設計師、SIVA服裝設計專業學生作品聯展
“尋找銀色光彩”——2015中高齡時尚服飾展示在各界領導的關懷下,在上海月星集團的大力支持下,于2015年10月18日15:00在上海市著名的特大型城市商業綜合體“上海環球港”拉開帷幕。
“尋找銀色光彩”——2015中高齡時尚服飾展恰逢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也是中國的敬老節。活動的舉辦標志著銀色時尚作品的展示平臺“銀色時尚走廊”邁出高校的大門,走出校園、走向社會、走近老百姓的真實生活。這一融入社會的行動可以讓社會更多地關注中高齡這一群體,促進社會更多地力量來關愛老年人、服務老年人。
“尋找銀色光彩”——2015第二屆中高齡時尚服裝展采用走秀與靜態展相結合的形式,同時推出時尚生活、功能性與高級定制三個不同類別的80套長者服裝。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年輕設計師劉眾的時尚生活長者男裝系列,將中式美學與現代極簡的設計理念相融合。面料主要采用絲、麻,以黑色、藏青等色彩為主。領口和肩部是設計的造型中心,新的裁剪方式是設計的靈魂。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年輕設計師楊天奇的時尚生活長者女裝系列,主要選用棉、麻、真絲等天然纖維,提升皮膚與面料之間的觸感,滿足這個年齡層對材料質感與觸感的高品質要求;垂感設計,視覺上拉長人體身材比例,同時運用面料色彩搭配很好的襯托國人對皮膚白皙的審美標準;細節上,將磁鐵扣元素設計在不同部位,同一款衣服可以按天氣及心情輕松改變衣服的長短與廓型, 增加衣著的趣味性與實用性;版型設計上, 深入分析這一群體體態特征,采用立體裁剪的方法,運用布料自然垂蕩所呈現來的直線和斜線條,分散對胸線以下肚腩及腰部注意力,達到視覺平衡的效果,對小肚腩、水桶腰等體型有較好的修飾效果。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服裝設計專業12級學生帶來15套功能性服裝設計作品。學生以他們對父母或祖父母輩的情感投入,及老人對衣著需求為設計的切入點。將科技元素、時尚元素融入長者服裝的設計中,所設計的服裝系列或提升長者形象、或改善著裝的舒適性、或增加著裝的智能性以保障這一群體著裝的安全、健康與舒適等。
日本株式會社Modellista社長、針織設計專家巖佐正樹先生帶來的高級訂制長者服裝,由全成型無縫針織服裝、成型針織服裝、裁剪服裝這三大塊組成。其中全成型無縫針織技術最能體現針織服裝的價值,該技術從頭至尾無間斷、無縫合、立體編織服裝。全成型無縫針織技術運用于長者服裝的設計,提升了著裝的舒適性。春夏款主要以高品質的棉、麻及高品質的合成纖維為主,增加服裝的透氣效果;秋冬款主要以羊絨、羊毛及高純棉為主,增加保暖效果。款式設計充分考慮中高齡群體這一年齡層的需求,以簡潔大方的結構為主體,細節上進行美觀處理,達到了簡而不素的效果,符合當下中高齡群體對與美的理解與認知。值得期待的是巖佐正樹先生將帶領他的設計團隊聯手日本著名企業株式會社島精機制作所在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建立針織專業實驗室,共同為培養中國針織設計人才做貢獻。
法國ESMOND設計學院熊有雯教授帶來的高級訂制駝絨針織服裝,采用原生態的手工采集來自阿勒泰牧民生活區采集原料,將傳統針織手法運用于服裝作品的時尚設計中,賦予傳統工藝以新生命。所制作的長者服裝質地考究,工藝制作精良。其低調而奢華兼具優雅的風格以及舒適的穿著體驗充分滿足中高齡群體對精致生活的獨特追求。
亮點四
銀色時尚沙龍 引領長者風尚
“上海銀色時尚沙龍”正式揭牌
上海,是全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城市,老年人口比例居全國之首。據官方數據統計,2015年上海老年人口將突破400萬,也就是說每3位上海人中,就有1名老人。
眾所周之,被稱為“魔都”的上海,是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起就享有盛譽的國際時尚之都。而那一代人的子女恰恰是現在上海中高齡人群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群體普遍穿著講究,甚至考究,對服裝的品質、時尚度、安全性、舒適度與功能亦相當的關注。但是由于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原因,上海風尚在六、七十年代產生了斷層。現在步入長者的一代,一生專注事業,而忽略自我的精神追求與生活質量。如今社會開放、經濟繁榮,子女成才,他們應當有更愉悅的精神風貌、更舒適時尚的著裝、更體面尊嚴的形象、更開心溫馨的生活。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中高齡時尚服飾研究中心"攜手上海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共同搭建旨在引領長者風尚的“銀色時尚沙龍”。“銀色時尚沙龍”將整合海內外教育資源、產業資源與社會資源,搭建提升中高齡群體生活品質,引領中高齡群體時尚、安全、健康、舒適的生活方式,充分展現“長者風尚”的學習交流平臺。
“銀色時尚沙龍”將開展“長者風尚”相關的系列活動,引起社會各界對于長者服裝服飾產品需求的普遍關注和重視。其次,“銀色時尚沙龍”搭建長者消費群體與企業之間的橋梁,提供產業、企業、設計師與中高齡群體的交流渠道,推動紡織服裝與時尚設計產業面
向長者消費群體的產品設計、研發以及配套建設與服務。同時沙龍將通過專業知識講座、企業交流參觀、設計師對接等系列活動,提升這一群體對于美的追求、對紡織服裝新產品新技術的了解、對服裝時尚的把握、對著裝舒適安全健康的高要求。因而“銀色時尚沙龍”聘請到服裝界、教育界、演藝界的資深專家作為藝術指導。他們是:
我國著名表演藝術家:秦怡女士;
我國著名表演藝術家:焦晃先生;
我國著名表演藝術家:尚長榮先生;
我國京劇表演藝術家:馬博敏女士:
我國京劇表演藝術家:關棟天先生;
我國滬劇表演藝術家:馬莉莉女士:
我國影視表演藝術家:吳海燕女士;
我國京劇表演藝術家:章小生先生;
東華大學服裝藝術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包銘新先生;
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形象設計專家:徐家華女士;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教授:李逰宇先生;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教授:袁仄先生;
上海翰藝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藝術總監:周朱光先生。
銀色時尚沙龍”所聘請的藝術指導,均為業界領袖、業界專家,他們在自己的領域具有很高的專業造詣,可作為長者時尚的典范,成為引領長者時尚的風向標。“銀色時尚沙龍”在這支有影響力的高素質、高修養的專家團隊的悉心指導下將助推上海乃至全國“長者時尚”的發展。
關愛老人是和諧社會的道德風尚。中國中高齡時尚服飾研究任重而道遠。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將繼續堅持實踐五個銀色平臺的建設目標,更期待社會、產業與高校聯手合作,更好地服務于當前與未來的銀發長者。
互聯網 觀潮網 |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