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Vogue Business采訪了山東如意集團的董事長邱亞夫,他表示如意集團的戰略發展重點是高科技面料、自動化生產、以及時尚品牌經營。他們并不想像一些傳統的時尚巨頭那樣通過資本運作來搭建品牌矩陣,從而成為所謂的中國版LVMH。
大家知道,山東如意目前的債務規模是很大的,據說有340億元。能負債這么多,說明企業是很不錯的,要不你負債試試看,能負債過千萬嗎?如意在毛紡面料方面是世界領先的,140億收購的Lycra也是世界一流的。能有機會去收購,而且是好的標的,是值得冒險的。
那么我們國家的企業出去收購,目前來看最成功的應該是李書福的吉利汽車當年收購沃爾沃,不但保持了品牌還壯大了自己,不太成功的應該是聯想收購IBM的電腦部門,從外看就有了一個ThinkPad品牌。這兩筆收購都是同業收購,造汽車的收購造汽車的,賣電腦的收購賣電腦的,就是買一個比自己高級的牌子。
那么說到LVMH,世界第一大奢侈品集團,以及厲峰和開云,第二和第三大奢侈品集團,搞時尚的喜歡時尚的人常常掛在嘴邊,那么大家知道這三大集團是如何成型的嗎?他們的共同點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我們直接告訴大家結論,這三大集團都是二代搞起來的,而且一代都不是做奢侈品的,屬于跨行業進入。LVMH的Bernard Arnault,1949年出生,父親Jean Arnault是開建筑公司和搞房地產的。開云的François-Henri Pinault,1962年出生,爸爸François Pinault是做木材貿易的。厲峰集團的Johann Rupert,1950年出生,爸爸Anton Rupert是南非煙草巨頭。
Bernard Arnault先是在1984年利用自己的1500萬美元和投資者的450萬美元收購了Dior服裝的母公司布薩克。而LVMH集團于1987年才由酩悅軒尼詩合并路易威登而成,由于兩個家族不對盤,路易威登家族后代Henri Racamier亨利·雷卡米爾拉攏Bernard來對抗酩悅軒尼詩的lain Chevalier阿蘭·舍瓦利耶。Bernard Arnault在吉尼斯黑啤的幫助下,在1987年十月的黑色星期一全球股災日,購買了路易威登集團股票,使之達到24%,之后增持到37.5%,再增加到43.5%,最終通過掌控LVMH還將Dior服裝與Dior香水重新整合在了一起,1989年Bernard成為LVMH董事長。
1999年,那年古馳集團剛收購Yves Saint Laurent,Bernard Arnault試圖收購Gucci,當時古馳集團為了阻止此舉,引入白衣騎士,古馳集團將總股本的40%以29億美元賣給了開云集團的前身巴黎春天公司,Arnault和Pinault為此還在荷蘭打了一場官司,以Arnault敗訴結束。當時巴黎春天公司已經是專業零售和奢侈品配送公司,2001年古馳集團收購了Bottega Veneta和Balenciaga,2003年開云集團出售了木材貿易業務,2004年開云集團完全掌控了古馳集團。
Johann Rupert的父親Anton靠葡萄酒起家,很快擴展到煙草業,并將公司更名為倫勃朗(Rembrandt),該公司控制了南非煙草業的90%,盡管公司經營狀況不錯,但是Johann并不愿意子承父業,他的理由是:“為了一個創辦了自己企業的創業者工作是艱難的。”
歷峰集團的卡地亞控股權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逐步獲得的,原來的煙草公司有登喜路和萬寶龍的股份。1988年Johann Rupert讓歷峰集團在瑞士上市,將煙草與負責奢侈品的旺多姆奢侈品集團分開。1999年歷峰收購梵克雅寶,2000年從LVMH競爭中花費18億美元搶下了積家、朗格和萬國表。
就此三大奢侈品集團成為時尚人群常常掛在嘴邊的談資。從Arnault、Pinault和Rupert三位經歷來看,Arnault和Rupert年齡差不多,Pinault小十歲,三個人的父親都是成功的一代創業商人,在他們各自奢侈品集團的形成階段都通過了一系列的資本市場操作。
其中最擅長的是Arnault,多次利用股災或品牌股價被嚴重低估時突擊入股。遠的不說,2010年Bernard Arnault不聲不響持有了愛馬仕22.02%的股份,其過程可謂驚天地泣鬼神,財技之高可謂深不可測,什么對賭、期權、互換、遠期等金融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前后耗時兩年,并非拍腦袋之作,這里就不具體展開了。
愛馬仕能被侵入,是因為愛馬仕經過多六七代傳承,股份已經分散在三大家族中的200多個人手里,當然會有后代希望退出,好在三大家族最終選擇了團結,成為一致行動人,沒有讓Arnault成功。最終Arnault被法國證監會罰了800萬歐元,并要求減持愛馬仕股票到8%,但是這一筆收購贏利就達到38億歐元,怎么也不能算輸吧?
LVMH最近又在收購Tiffany,本來已經談妥,現在隨著疫情,LVMH又可以砍一輪收購價了。
如此看,想做中國的LVMH,且不論單品牌的打造和品牌矩陣的設計,這財技就太令人炫目了,相比較為品牌選創意總監和CEO組合算小事一樁了。
所以,就從收購來說要完成收購我們是否有足夠的人才達成這些交易,而不只是簡單的依靠銀行貸款來硬上,當然坊間也吐槽Arnault和銀行的關系實在太好了。
所謂一代干實業,二代干金融,三代干藝術,四代沒有了。咱們國家的大企業目前大多處于一代或一代交班二代的過程中,一代是否有足夠的知識結構,二代是否能把握國際資本的游戲規則,這些都還需要時間去累積。
三大奢侈品集團基本成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也快三十年了,目前也到了三代接班的時候。從這個角度說,給我們國家企業的機會也是存在的。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