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收看葉眼觀潮,最近十分忙碌,有點拖更,這個習慣不好,我會盡快爭取回到正軌。大家看到,我們也換了個背景,陣地穩定了,內容也就能穩定輸出了。
最近的時尚新聞不少,有不少看上去都值得大書特書,但是如果以葉眼觀潮的觀點,其實不必太關注的,當然如果純粹作為消遣看看也無妨。
比如LVMH和Tiffany的收購戰,LVMH說不收了,于是Tiffany去告LVMH。這個在去年底的《葉眼觀潮之從LVMH收購Tiffany說開去》里分析過,Tiffany跟創始家族早就沒關系了,是純粹的上市公司,而且連控股股東都沒有,所有股東的想法肯定都是想賣的。LVMH的歷史我們也曾談過,Bernard Arnault當時掌權集團就是靠在股票市場得來的,對于資本市場駕輕就熟,此前大戰愛馬仕雖未得手,錢是賺到了大筆。因此雙方都是希望促成交易的,無非是價碼問題。所以不管誰控訴誰,什么應對疫情不利,什么沒有契約精神,都是說辭而已。相信最終肯定會成交的。
另一件大事是Kim Jones擔任Fendi的女裝創意總監,被業界認為Kim很可能是當代Karl Lagerfeld,這一點大家可以回看《葉眼觀潮之為什么Karl Lagerfeld后無來者》。在那期節目里我們談到Karl對于創立自己的品牌興趣不大,甚至都不愿意讀出自己的品牌名,去公司時只是叫它KL。Karl當年是有能力和機會創立自己品牌并發揚光大的,但是Karl很早就確認自己更適合和喜歡為各種現有品牌來創作。因此相比較,在創立大品牌越來越難的當下,Kim Jones是被套上了當代Karl Lagerfeld的抬頭,他自己是否想創立自己的品牌我們不得而知,當然我們也相信Kim一定能交出另Fendi滿意的答卷。
接下來我談談最近去過的一些活動,以及感受吧。首先就給出結論,疫情前的活動和疫情后的活動有了很大的不同,雖然疫情前已經開始搞一些直播和線上互動,那么現在應該講就是標配了,而且除了觀看數量,還要考慮漲粉以及銷售轉化的問題。總之辦活動不僅僅是為了招待現場來的這些觀眾,而是希望能觸及更廣的受眾。
記得幾年前去的時候看到服裝批發城上的廣告很多都是淘寶一件代發,挺先進的,現在很多大廣告都是學抖音快手找某某培訓機構。產業集群地轉型的速度往往比北上廣深更快,網絡拉平了之間的距離。
這禮拜我去了國家會展中心的CHIC和Intertextile兩大展會,面料展有8個展館,基本達到了疫情前的水平。服裝展規模小一點,2個館,由于國外展團無法到上海來參展,因此比較受影響。不過一般9月份服裝展比較小面料展比較大,這是因為國內服裝市場銷售一直以來秋冬季是大季,春夏季相對小一些。
最后,大家知道米蘭時裝周正在舉辦,由于不能去現場,現在品牌會選擇在國內邀請相關人士一起看米蘭秀的直播,我去看了Fendi的秀。不得不說大牌給到的體驗確實不一樣,在靜安寺的時尚名所Kor一邊吃大餐一邊看大秀,連晚餐的意大利面也是帶品牌Logo的,確實被驚艷到了。
總結一下,疫情后活動開始逐漸恢復舉辦了,粗看起來活動還是原來活動的樣子,但實際上舉辦的目的和方式都是從疫情后的需求來思考的。
謝謝收看葉眼觀潮,喜歡的話請關注、點贊、轉發,我們下期再見。
Bedi葉琪崢
東華大學紡織國際貿易學士、服裝產業經濟碩士
觀潮網主編,DFO Showroom聯合創始人
長期專注于時尚和奢侈品產業研究
中華杯評委、深圳時裝周評委
曾在外灘畫報、FT中文網、21世紀經濟報道、GQ網、財經網、Business of Fashion等開設專欄
出版書籍《如何開家設計師品牌買手店》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