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進博會上,展示寶格麗高級珠寶與腕表系列作品的VR裝置。
國際流行:腕表珠寶化成趨勢將有更多新材質與技術結合應用
“品牌創意,在高級珠寶領域是實現明顯增長的關鍵。”廣州商業分析師小唐表示,正常情況下,高級珠寶因其獨特的感知價值、長期投資吸引力,一直擁有一群高凈值優質客群,他們對高級珠寶的需求依然保持著強勁的勢頭。“但在拍賣行與古董珠寶展之外的市場,品牌依然需要開拓更多的潛力消費群,因此明年開始將會瞄準入門級珠寶的提升。”記者也發現,不少品牌正積極調整其產品系列,提升入門級設計,戰略性拉高入門門檻。
記者留意到,從設計角度出發,高級珠寶有這兩個明顯的發展趨勢:跨類別拓展 “高珠”的概念,以及小體積珠寶(比如戒指、手鐲、胸針等)與科技應用的結合創新。
時尚博主任任告訴記者,比如處于高價位市場的戴比爾斯珠寶公司就推出了一系列高級訂婚戒指,“每枚戒指都配有一件夾克,戴上后很容易吸引日常社交聚會場所的目光。”任任表示,價格稍低一些的品牌也順應小型訂婚戒指趨勢,以滿足預算有限但渴望擁有特別紀念品的新興消費者,比如迪奧、蒂芙尼和卡地亞均推出了低于3000英鎊的小巧精致款式。據悉,一些擁有計時功效或紅外線功能的可穿戴珠寶品類,也受到男性消費市場的青睞。
“其實高端珠寶與腕表之間,也一直互相跨界與滲透。”商業分析師小唐告訴記者,以今年上海進博會為例,在炫技珠寶的同時,奢侈品集團也不忘秀出腕表“肌肉”,包括卡地亞、積家、江詩丹頓等。其中,江詩丹頓呈現了藝術大師系列新作,這是品牌攜手北京故宮博物院前副研究館員創作的全新時計,致敬古老繁復的掐絲琺瑯工藝的“浪涌乾坤”系列款亦備受贊賞。
“如今戴表有點像戴首飾,有裝飾功能,且比以前更彰顯個性。”博主任任認為,近年腕表珠寶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中高端市場也如此。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代消費者更加關注環境足跡及寶石來源,因此,踐行可持續發展也是整個高奢行業的重要戰略。中國市場
主打“年輕化”策略聚焦更精細化的圈層市場
據全球性咨詢公司貝恩近日發布的《2023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報告》,到203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領先的奢侈品市場之一,內地消費者消費量占全球消費總量的比例將增至35%~40%,內地市場的占比將提升至24%~26%。時尚業內分析師普遍認為,在中國市場,奢侈品集團正持續推進著年輕化策略,不論從產品設計、技術創新、跨界互動等方面,他們都需要深入全層年輕客群。
記者留意到,近年奢侈品線下體驗店的煥新重啟首先奠定了高品質體驗的重要性。今年的北京王府中環迎來多家珠寶腕表品牌的旗艦店和精品店開業,包括梵克雅寶、萬國表、積家等,進一步強化了商場珠寶腕表品類的優勢之余,更為到訪消費者提供一種全新的設計購買體驗。比如愛馬仕萬象城旗艦店重啟,腕表成為珠寶配飾里熱門品類之一。江詩丹頓廣州太古匯店煥新設計,在致敬傳統工藝基礎上增加了AI多元互動的視覺裝置,更強調與年輕人講述制表工藝的故事。
腕表業內資深人士透露,這并非簡單的店鋪翻新,而是商業模式的全面升級。傳統以展示和銷售為主導的門店模式正逐步被以體驗和服務為核心的新型門店所取代。而這一轉變的背后,體現的是腕表品牌對市場趨勢的深刻洞察:在消費者日益追求個性化、高品質體驗的當下,單純的商品銷售顯然已難以滿足需求,而以客戶運營為核心的新商業模式正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