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9天(2月28日到3月7日)的已塵埃落定。作為四大時裝周中最受關注的秀場,巴黎時裝周不僅為時尚評論家或趨勢分析家們貢獻了足夠未來6個月談資的話題與靈感,同時還投射出時尚產業的一個縮影。
這座城市的風格從來與純粹無緣,在“不瘋魔,不巴黎”的精神主導下,錯綜復雜的風格中貫穿的是無數互為矛盾的因素之間的糾纏與對立——剛與柔、陰與陽、質樸與奢靡,而博弈的結果是在矛盾的兩端間尋求到那個平衡點。這就像巴黎的時尚界,人來人往構成了錯綜復雜的局面,一些人注定離開,一些人注定是寵兒,時尚界也從來不曾純粹。
開始與結束
當地時間3月5日是巴黎時裝周不平凡的一天。這是 Stefano Pilati的謝幕演出,他將結束Yves Saint Laurent的10年職業生涯。就在去年的12月23日,他接到了總公司下發的離職通知書。如果說有可能Pilati對他自己的境遇感覺苦澀的話,他的情緒在周一晚上并未有所流露。整場秀依然保留了他的經典設計風格,一種陰沉的硬朗;盡管評論家認為他的收山之作甚至比上季的質地更硬,棱角更鮮明。但顯然并不妨礙他把品牌標志性Le Smoking造型演變為弧形皮革翻領的性感裹身大衣、若隱若現的披肩搭配九分煙管褲。即便造型夸張,輪廓依然可以性感,極盡誘惑的連衣裙裝也比比皆是。他為整個系列選擇的馬蹄蓮印花具有深刻的象征意義——代表早逝。他的最后一件作品是具有上世紀70年代特色的燕尾服西裝,Pilati以此作為向Yves Saint Laurent的終極獻禮。在最后的喝彩聲中,Pilati鞠躬致謝并做著代表勝利的“V”形手勢從容隱退。
兩天之后,在巴黎時裝周的最后一天,盡人皆知的消息終于得到證實:經法國時裝公司以及母公司PPR證實,Dior Homme前任設計師Hedi Slimane將接任Yves Saint Laurent創意總監一職。首席執行官Paul Deneve就Slimane接任一事評論:“他將為公司的發展揭開輝煌的新篇章�!�
與Stefano Pilati同一天,Stella McCartney的秀獲得了至高無上的評價,諸如“她有史以來最好的成衣系列”等等,人們斷定Stella McCartney將在幾季持續成功的基礎上走得更遠。這樣的評價并不奇怪,看看Stella McCartney在倫敦時裝周期間的秀由一場活動演變為名流云集的私人素食宴會,進而成為人人追捧的上流社會活動時,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時尚不僅與風格有關,更與階層有關。
在這個來來往往的巴黎T臺上,在這個錯綜復雜的局面之中,巴黎趨勢卻正以從未有過的鮮明姿態浮現出來——代表的是無數相互矛盾的元素由對立走向融合,或許正概括了巴黎這一季最具代表性的趨勢。

YSL

Stella McCartney
男人與女人
各大時裝秀場持續上演的是男性風格與沙漏剪裁形成的強烈對比,而極端女性化的沙漏剪裁是巴黎時裝周出現的最新趨勢。
巴黎的秀場上遍布的是男人與女人間的風格博弈,各大時裝秀場持續上演的是男性風格與沙漏剪裁形成的強烈對比。極端女性化的沙漏剪裁是巴黎時裝周出現的最新趨勢,設計師從Dior原創的New Look系列中汲取靈感,臀部利用圓形甚至加入墊料設計重點突出清晰的腰部輪廓,完美呈現下個冬季的愛德華時代王室之風。
伴隨著背景音樂中 Frank Sinatra《秋葉》(Autumn Leaves)的低吟,Haider Ackermann繼續堅持著自己的風格和節奏。盡管他致力于探索一種頗為陽剛的廓形,企圖以純粹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但他的內心正如這個城市一般揮之不去的是對繁復纏繞無限探索的糾結狀態。輪廓是簡約而中性的,荷葉邊、收腰以及無窮的褶皺完成了純粹的形體與曲折纏繞的裝飾細節的對立統一。而Haider Ackermann超越他人的操控自如的色彩運用以及錯綜復雜的面料對比也是亮點,比如萬壽菊黃與燈盞橘的同色系搭配,以及光滑柔軟的查米尤絲綢緞、平紋布搭配皮革,形成啞光與亮面的對比效果。而一些重要的單品,比如夾克是Ackermann的拿手戲,幾乎每種款式都呈現不同的輪廓,從柔和的圓肩對襟款式到尾鰭狀底邊的機車夾克。在離經叛道的盛名之下,Haider Ackermann這季卻在藝術與商業間尋找到了平衡。
Stella McCartney備受肯定的秀包括了諸多趨勢,比如將中性帥氣的設計與其標志性的風格相融合,同時加入寬松的男性化剪裁和貼身的沙漏造型。同時,McCartney 還展示了經典的英式剪裁和運動風格設計,而這顯然與 Stella擔任奧運會英國國家隊參賽服裝的創意總監職位有關。單純的色彩是該系列多元的風格趨勢之外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標識,特別是黑色、白色以及即將流行的鈷藍色在外套以及緊身日裝上隨處可見。

Haider Ackermann

Stella McCartney
質樸與奢侈
或許是出于對商業利益的考慮,本季許多設計“不約而同”地從東亞國家中汲取設計靈感,Dries Van Noten也不例外。他的系列堪稱一場迎合其標志性設計美學的東方之旅,將日本及中國風印花元素與精剪剪裁的軍裝風格完美融合:他的上衣、夾克和褲子上布滿日本歌舞伎定位印花、打碎的數字印花以及龍紋刺繡;但以男裝精密的線條予以勾勒。而疊拼或重新組合的印花從內在的奢華被剝離出來,轉變成普通人可以接近的服裝。他平衡了和服絲綢的易碎性和軍隊卡其布的粗糙性,兩種毫無干系的元素被剛柔并濟的手法如此巧妙結合在一起。
對Dries Van Noten而言,對立的交融是他設計的主線,或許Dries Van Noten的基因里帶著這樣的血液,他的家鄉安特衛普正是歐洲與世界交匯的地方,這造就了Dries善于在文化的碰撞中尋找火花的敏銳性。
對立的元素顯然并不止于此。christophe Lemaire為Hermès本季的設計四處奔波、馬不停蹄。從東歐大草原到南美洲安第斯高原,從牧人褲到女用頭巾,他用設計表明:任何運動都不及游牧民族的遷徙時髦。受牧人褲影響的寬松男性化廓形、低襠褲外搭柔軟開司米塞拉普毛毯披肩的組合、陽剛剪裁與闊腿褲和背心的配搭;單品或輪廓具有某種東方文化的禪意,大片的灰調流露出質樸與寧靜。而西方物化的奢侈又被不留痕跡地融合其中:從極度舒適的羊絨套頭衫到鱷魚皮材質/小羊皮邊對邊夾克這樣的奢華單品。在此基礎上,再加入細針距polo衫和純皮革褶裥裙作為配搭品。
除此之外,灰色調基底點綴以完美民俗風設計,比如拜占庭風格藍綠色和Hermès 必備橙色;寬大男裝與合體女裝間的自由轉換;遮蓋包裹與毛衫V領開口的深度幾乎及腰,嚴肅莊重卻又充滿誘惑—— 一切皆是質樸與奢侈間的對抗與轉換。

Dries Van Noten

Hermès
本文為21世紀經濟報道特約稿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