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上海芭蕾舞團《白毛女》《茶花女》發布會于前灘31正式召開。此次發布會標志著前灘31與上海芭蕾舞團合作的開啟,也是上海芭蕾舞團版經典芭蕾舞劇《白毛女》與《茶花女》首度亮相交通銀行前灘31演藝中心這一文化新地標,迎新年、舞新篇,為上海的藝術舞臺注入新的活力。
經典再現,跨越時空的藝術交融
作為芭蕾藝術中的經典之作,《白毛女》與《茶花女》分別通過中國紅色經典和世界名著改編展現了深刻的民族情感與愛情故事。
中國原創芭蕾舞劇《白毛女》改編自中國民間傳說,生動反映了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苦難與抗爭。自首演以來,該劇已在全球演出超過2000場,遍及國內外多個國家,始終煥發著強大的生命力。它不僅磨煉了上海芭蕾舞團一代又一代的芭蕾藝術家,還引領著舞團不斷朝著講好中國故事、演繹紅色經典的目標前行。
上芭版芭蕾舞劇《茶花女》由英國芭蕾大師德里克•迪恩匠心編排,2019年首度亮相上海國際藝術節。憑借充滿戲劇張力的編舞、電影質感的配樂和華麗的舞美,自首演以來便收獲廣泛好評。它的最大亮點之一是通過豐富的芭蕾語匯深刻描摹人物情感,為觀眾呈現了一段動人心弦的愛情悲劇。
前灘31攜手上海芭蕾舞團,共筑申城文化藝術新地標
在發布會上,信德集團中國區CEO兼信德前灘項目總經理谷慶展示了前灘31的品牌理念:“秉承藝術、創意、生活三位一體的核心價值,前灘31致力于打造浦東的文化新地標。”他表示,前灘31不僅將為觀眾提供豐富多彩的藝文社交體驗,還將持續為上海市民和國內外游客帶來世界級的展演體驗。
此次《白毛女》和《茶花女》兩部經典芭蕾舞劇在前灘31這一文化地標的首次上演,不僅標志著上海芭蕾舞團與前灘31的強強聯手,也進一步鞏固了前灘31作為藝術與文化交匯點的重要地位。
上海芭蕾舞團團長季萍萍在發布會上進一步強調,這一合作將為更多觀眾提供機會,領略上海芭蕾舞團的海派藝術魅力,并持續推動經典芭蕾作品的傳承與創新。季團長表示,未來上海芭蕾舞團將與前灘31繼續攜手,推出更多精彩的演出,為觀眾帶來更加豐富的藝術享受。
發布會上,上海芭蕾舞團的藝術總監辛麗麗詳細介紹了《白毛女》和《茶花女》兩部芭蕾舞劇的歷史背景、藝術價值和對演員的要求,強調了觀眾對演出的期待,以及對上海芭蕾舞團藝術成就的認可。這兩部上海芭蕾舞團的經典劇目將在前灘31煥發新生,未來,前灘31也將與上海芭蕾舞團繼續攜手推出更多精彩的文化藝術演出,推動上海文化藝術的多元發展,提升這座城市在全球文化舞臺上的影響力。
深情對話,老藝術家細述往昔輝煌篇章
本次發布會特別邀請了三代《白毛女》藝術家齊聚前灘31,與主持人進行了深入交流。藝術家們回顧了創排《白毛女》時的難忘經歷,分享他們在藝術道路上的心得與人生感悟。
在舞蹈藝術的浩瀚星空中,總有一些璀璨的星辰,照亮著后來者的前行之路。石鐘琴,作為《白毛女》首版中飾演“白毛女”的藝術家,回憶起當年拍攝電影版《白毛女》的點滴。她表示,1972年電影版的拍攝過程充滿挑戰,大家的堅韌與合作精神,最終使電影得以順利完成。她特別提到,自己私下查閱了大量參考資料,仔細琢磨如何升華對“白毛女”這一角色的塑造,并在舞臺上不斷實踐總結。
談及《白毛女》的經典地位,在劇中飾演“王大春”的凌桂明表示:《白毛女》從電影到舞臺劇的傳承過程中,已經成為了幾代人共同的記憶,影響力跨越了時空,也深刻地感染著一代又一代演員。《白毛女》對于他而言不僅是一部芭蕾舞劇,更是一部反映時代和人民生活的史詩,教會了他如何用舞蹈講述故事、傳遞情感。
初代《白毛女》主演 左一:“大春”扮演者 凌桂明 左二:“白毛女”扮演者 石鐘琴
辛麗麗總監及楊新華先生回顧了自己作為1988年《白毛女》復排后“白毛女”和“大春”扮演者的經歷。辛總監坦言,能被選中飾演此角色,實屬特殊機緣。當時加入《白毛女》接班人培訓班,即意味著成為這部戲的傳承者,對此她深感榮幸。在她看來,這部作品不僅是舞劇的成功,更是一個文化符號,一份責任和使命,指引著年輕演員在舞臺上不斷超越自我,傳承這一經典。
作為藝術總監,她也提到,今天的“00后”演員想在《白毛女》中挑大梁,必須跨越許多高難度的“關卡”。除了要具備扎實的技術功底,還必須理解角色的時代背景和情感變化,才能將經典角色真正演繹到位。
楊新華則表示,《白毛女》的傳承不僅是技藝的傳授,更是精神和文化的延續。他分享了自己在教授年輕演員時,如何幫助他們理解角色的情感波動,如何通過深入了解人物的性格與時代背景來賦予角色新的生命。《白毛女》不僅考驗演員的技術,更考驗他們的內心情感表達,尤其是面對年輕一代演員,要想在舞臺上擔任主要角色,需要擁有更加深厚的藝術積淀與理解力。
1988年《白毛女》主演 左一:"大春"扮演者 楊新華 左二:"白毛女"扮演者 辛麗麗
采訪中,季萍萍團長分享了《白毛女》如何將西方芭蕾藝術與中國民族風格相結合的獨特之處。作為一部經典作品,《白毛女》充分體現了“洋為中用”的藝術理念,將西方芭蕾的精湛技巧與中國的民族情感巧妙融合。她提到,中國民族故事的背景賦予了芭蕾舞的高難度動作和柔美的舞姿更加深刻的文化內涵,使作品既具有國際化的藝術表達,又能觸動每一位觀眾的心靈。
作為《白毛女》傳承的見證者,季團長也回顧了自己如何從演員到團長的成長歷程。盡管距《白毛女》的故事發生已有幾十年,但它依然能與當代觀眾產生強烈的時代共鳴及深刻的情感共振。作為一部經典作品,《白毛女》不僅是一段歷史的記錄,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她強調,上海芭蕾舞團將繼續保護和傳承這部“傳家寶”,同時也會在新時代的創作道路上不斷探索海派芭蕾的創新表達,使經典作品在當代舞臺上煥發新的生命力。
吳虎生副團長談到,作為一名曾經在臺前演繹“大春”的演員,如今轉為幕后工作,他對“老帶新”和“戲帶人”的藝術傳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演員的身份轉變讓他感受到一種新的責任感,尤其是在指導年輕舞者時,他不僅注重技藝的傳授,更強調藝術精神和文化內涵的傳遞。在傳承過程中,吳副團長提出,對于年輕舞者的要求,不僅僅是技術上的精湛,更重要的是要理解作品的深刻內涵,傳承《白毛女》背后的革命精神和民族情感。
第五代“白毛女”扮演者范曉楓在談話中表示,感謝《白毛女》給到她在戲劇表演芭蕾生涯中重大的轉折機會,正是因為這部作品,讓她在藝術道路上邁出了更加堅實的一步。
第五代《白毛女》扮演者 左:“大春”扮演者 吳虎生 中:“喜兒”扮演者 季萍萍 右:“白毛女”扮演者 范曉楓
在最后的問答環節中,季萍萍團長表示,為吸引年輕觀眾,上海芭蕾舞團將與前灘31的合作打破了傳統模式,讓芭蕾更貼近年輕人,共推芭蕾發展與創新。在劇目方面也不斷加強融入了年輕人喜愛的文化符號,讓芭蕾在保持其經典韻味的同時,也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前灘首秀:經典芭蕾《白毛女》《茶花女》再綻芳華
從《白毛女》的革命情感到《茶花女》的愛情悲劇,每一部作品都跨越時空與文化的界限,通過芭蕾這一永恒的藝術形式,講述了不朽的經典故事。這些作品承載著我們共同的記憶與情感,連接著過去與未來。上海芭蕾舞團將繼續保護和傳承這些經典作品,秉持匠心和恒心,堅持創作服務于人民的初衷,勇敢前行。
2025年,上海芭蕾舞團經典舞劇《白毛女》與《茶花女》將在前灘31正式上演。《白毛女》將于2025年2月22日率先拉開帷幕,帶領觀眾重溫那段刻骨銘心的紅色經典;《茶花女》則將于2月28日及3月1日19:30與觀眾見面,以浪漫悲劇觸動人心。兩部作品均將在交通銀行前灘31演藝中心·大劇場上演。
兩部作品將于2025年1月16日下午在前灘31微票務平臺正式開售。讓我們共同期待,這兩部經典芭蕾舞劇繼續傳承藝術之美,為上海觀眾呈現更多感動與啟迪。
在此,向所有為這些經典作品奉獻過心力的藝術家們致敬,并祝愿《白毛女》與《茶花女》的演出圓滿成功,再次煥發出璀璨的光輝!
《白毛女》微程序購票碼
《茶花女》微程序購票碼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