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Bedi的時候,是DADASHOW開展的第一天。黑西裝配牛仔褲,腳踩一雙板鞋,看起來與秀場有些不搭的Bedi,是DADASHOW的主理人。
上海渡那成立于2014年,是中國時尚Showroom行業的開創者,幫助國內外數百個品牌與中國快速增長的個性化時尚市場聯結。
2016年在上海新天地開設實體展廳,2017年于上海四行倉庫推出DADASHOW,并成為上海時裝周的官方活動之一,是上海時裝周成為亞洲最大訂貨季的重要推手。
而2021年,上海渡那重啟DADASHOW,開啟全新運作模式。Bedi告訴我們,17年的DADASHOW反響非常好,很多參展品牌如今已炙手可熱。為了幫助更多品牌成長起來,Bedi認為,這個概念很有必要再度推出。
Bedi作為觀潮網主編,從觀潮到弄潮,從時尚歷史研究為起點走進2021年。當我們聊到社交媒體的作用,他說:“我覺得這個東西就是與時俱進。在我看來社交媒體也是一種媒體。最早的媒體交流可能是通過語言,后來是文字,報紙、雜志再到影視,電視,”
“社交媒體現在更多的都是互聯網,更多的互動出現了,我們年輕一代的品牌要吸引更多的年輕消費者,一定是要結合互聯網的。當然每個品牌的采取的方式不太一樣,要根據自己的品牌定位做合適自己的社交媒體,包括平臺的選擇、傳播方式選擇等等都是要綜合考慮的。”
隨著時代發展,購物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仍保留著線下買手店的購買,線上的KOL也迅猛發展。
對于這兩種購買方式,Bedi認為,因為十幾年前供給少而且流量被限制,大家購物只能通過商場,但現在打開了各種渠道。
“另外一方面商家其實也分兩類,一類是有一定年紀,就是當年商場那些商家,只是當年沒有網絡而已,他們其實也是當地KOL,是有自己的鮮明形象的。另外一種是標準化的、體制化、可復制的一種開店模式。如果兩個都能有所涉獵那就很厲害了。”
“就像設計師一樣,大多數買手店老板只能在自己的地域經營符合當地人審美的東西,再換到其他的地方開店可能就有些困難了,缺少對當地市場的把控。”
DADASHOW作為一個中國市場檢驗有效的試金石,使命在于發掘能在這十年里成為大品牌的潛力設計師及品牌,并為之賦能,針對不同地域的市場把控,Bedi也有自己的見解。
我們詢問,是什么讓Bedi對國內市場有這樣好的把控?Bedi告訴我們:
“首先我覺得我們這一代人是幸運的,國內市場快速成長,去年GDP超過一百萬億,數量驚人,再加上我們的人口很多、總量很大,但分到每一個人的身上還是很低的,就說明我們國內的市場成長空間很大。”
“所以我覺得對于市場把握,我們一定要看到中國的市場不是簡單的單一市場。這和美國市場也不太一樣,美國的市場很大,但在我看來地域的區分并沒有中國市場大。比如上海市中心的喜好,可能跟郊區的喜好,其實差別還蠻大的,更不必說不同城市之間的差別了。”
“每個地方都是有特色的,一定是要根據當地市場來策劃,有的時候也不能太超前,稍微超前一點點,能起到引領市場的作用。然后現在的買手店的趨勢是很猛的,所以我覺得品牌一定要抓住這個時機,特別是從2021開始的這十年時間。”
“從上面的奢侈品到設計師品牌再到中高端品牌到快時尚/highstreet,是要面向大眾消費者的,這個階段里面的消費者也有各種各樣的需求。”
他強調,品牌需要市場定位。
“我們現在做的是設計師品牌,當然設計師品牌主要做的就是設計,有的需要新一點,有的材質特殊一點,因為我們的設計師品牌的價位是中高端,所以說我們需要一些個性化的東西,都是要根據每個品牌自身的情況來看的。”
而讓很多人頭疼的一件事,就是關于設計理念和市場需求的平衡。聊到這里,Bedi說:“其實我挺直白的,設計理念這件事我認為一定是需要和市場相結合的。”
“我們做的是fashion本來就是個business,如果你的設計理念是市場不能接受的,那要考慮一下是不是在做藝術品,是不是藝術家。如果是搞fashion一定是需要與市場相結合的。”
“當然如果品牌調性做出來肯定不可能完全妥協市場,肯定是要根據市場做出一些調整的,走市場前面一點點還是可以的。”
“因為這個市場很大,有一批品牌走在前列,也就是大家所謂的大牌。因為他有一個比較大的資金投入,來教育市場,這不是每個牌子都能做得到的,處于下面一些的品牌是要根據市場做出一些調整。”
“畢竟每個品牌的都是有自己的調性,所以我覺得品牌應該保持自己的調性結合潮流,因為潮流是不太可逆的,反潮流基本是不行的。"
但話說回來,完全是純商業化的東西的生命力不強,或者說沒有設計的話這個產品的附加值是不夠的,所以說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東西。”
DADASHOW在對于設計品牌的選擇上,也有一套自己的標準。Bedi告訴我們,他會重點關注三條:
“首先我認為設計是一定面向年輕一代,是年輕化的。第二個我覺得可持續時尚是一定要關注的,今天中午我去中華杯比賽當評委,確實許多年輕設計師說’’我是關注可持續這方面的’’,這是我重要的考量。”
“第三我覺得一定是要按品類開發的。比如說Levi’s是從牛仔褲延伸到別的東西,一個新品牌最初不太可能做全系列的,他肯定是一個產品,一個品類。可能是之前不太注意的一個品類,甚至市場之前沒有的一個品類,我覺得這個設計師一定是關注這種方面,而不能按照老的時裝界的運轉規則、或者說沒有主次,只是表達一個主題。所以說按品類的有供應鏈基礎的是我現在比較關注的,我們基本上選牌子也是從這幾個方面來看”Bedi在很多城市都有過工作與生活的經歷,提起不同城市,Bedi還是更喜歡上海。
“我是上海人,我確實去過很多地方,但我還是喜歡上海。所以說上海是魔都嘛,這個地方海納百川,一百三四十年前從一個小城市發展到現在的大城市,我覺得不可思議,所以我prefer 上海(笑)。”
我們問Bedi,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有沒有他認為的高光時刻?Bedi笑談,他其實沒有很在意這個。他說,其實現在的DADASHOW就是一個很好的節點。
“整個我們現在所有的品牌全部都是二戰后才產生,二戰前基本是不存在的,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我認為是法國所謂的高級時裝物的崛起,六十年代是意大利時尚的崛起,七十年代是日本時尚的崛起,八十年代美國時尚的崛起,.九十年代是我們現在所謂奢侈品集團,三大奢侈品牌是在九十年代成型的。”
“而2000-2010包括ZARA這些快時尚品牌,2010-2020年就比較滑稽了,我管著稱之為大牌的一統江山,設計師品牌真的變得很少,我認為2021-2030年這十年我認為是中國市場的崛起。這時尚不是中國本地時尚,是影響到世界的”“時尚是三個部分組成,一個是創意,一個是供應鏈,一個是資本。現在資本和市場我們是有的,現在缺創意,我們主要做的就是幫助這個創意,通過在這樣的三只腳把中國市場頂起來。”
“我是八零后,我自己的想法就是前面說到的。”
“因為我本身不是一個做品牌的人,做品牌的人是一類人,他們都很執著,他們有自己很明確的喜好、體系、堅持、執念,但我像我這種我是比較喜歡新鮮事物的,我也比較喜歡研究一些商業模式之類的,我可以把我過去十幾年的一些經驗和看到的東西可以幫助他們。”
“這些人可能是90后,所以我們現在DADASHOW的目標就是建立一個平臺,能夠幫助這些設計師品牌,發揮他們的設計、補足他們的短板,比如商業方面的不成熟。就是提升她們的品牌價值,幫助品牌實現他們的商業價值。”
正如Bedi所說,他喜歡新鮮事物,不拘泥于定式。聊起以后可能會做的事情,Bedi告訴我們,他可能會出一本書。
“我之前出過一本書《如何開一家買手店》,因為這本書已經出了五六年了,他已經不夠與時俱進,所以我想著今年再出一本,其實我發現寫書是一件很難的事,因為要靜下心來。所以如果要嘗試的話,我想著就是再出本書吧。”
正如Bedi與我們聊到的,時尚教育如今非常重要。
“提高美育教育那么我們中國才能,從制造大國變為創造大國,現在其實很明顯的就是東盟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很多東西其實到東南亞出口,將來我希望歐洲也能買中國的東西。那提升品味是很重要的,如果品味不夠,即使你質量很好,如果只靠性價比,這個附加值就是不夠的,這是需要時間累積的過程。”
DADASHOW作為一個中國市場檢驗有效的試金石,致力于履行發掘潛力設計師及品牌并為之賦能的使命。
而審美浪潮的更迭、時尚理念的傳播、商業模式的探索,都是人們在開拓市場、傳播文化這條路上鋪設的一塊塊磚石。我們為之努力,我們也懷抱期待。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